您好,濉溪职业技术学校欢迎您!
本地新闻

濉溪职教中心组织获奖教师赴天津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发布时间:2019-12-26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中职教师教学能力,按照2019年淮北市职业教育教科研计划,经局党组会研究同意,2019年12月15-18日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县区教育局、各中职学校相关负责人及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共计69人,前往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集中培训。濉溪职教中心组织获奖教师赴天津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对象为区县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中职学校分管领导及教科研处(教务处)负责人;2019年教学能力大赛及“三优”评选中获省级一、 二等奖的教师应优先安排参训。培训主要内容为互联网+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解读,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专业带头人能力解读与发展路径,现场观摩技能大赛博物馆、鲁班工坊、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中心等。

淮北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聂邦平 致辞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梁宇栋作了主旨报告《天津职教助力东西协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智扶贫、以技扶贫”,发挥天津职教优势,集中资金和资源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和推动当地职业院校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意义已绝非赛项本身,而更多的是对学院高职人才培养的推动与促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承办和参赛,在推动学院教育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模式持续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不断筑牢强国基石,为培育新时期的“大国工匠”贡献职教人的智慧和力量!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建设对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4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变化,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中高职有效衔接,系统化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对接职 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2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形成了大赛-职教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互动模式,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建成了以大赛赛项为主题,支撑赛项纳入日常教学教改的教材142部,建设辐射全国的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7门。建成了基于“赛项六要素分析”的资源网络平台和赛项服务平台。以大赛为引领,天津职业院校形成广泛的校际、校企共建,实训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区和相关分赛区教产资源,聚集全国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教研究机构、国内外有关企业、职业院校、出版机构的力量,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实施大赛成果转化。引领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功能,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为职业院校提供引导。


现场参观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全国VST工程实践创新研究院、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中心、国赛对接世赛基地;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郭彬专题讲座《思政理论课学习》后,现场参观了海河教育园区思政教育基地;


天津市教科院耿洁《互联网+职业教育》,现场参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GF精密模具协同创新中心;


鲁班是中国2500年前的工匠、发明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和我国古代技能大师的代表。“鲁班工坊”搭建了中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合作交流的实体桥梁。鲁班工坊”的内涵可以用 “一二三四五”来简单概括: 一品牌:培养当地熟悉中国技术、产品、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国际知名品牌。 二特征: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学历教育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技术技能培训。 三模式:一是校际合作,在职业院校已有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基础上,在海外遴选优质院校,合作创建;二是校企合作,由职业院校和中资企业与国外院校共同合作,致力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培养合作国家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三是依托政府合作,纳入国家外交战略和政府间合作规划,通过政府间的战略合作政策,落地实施。四内容:以国家职业教育首个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核心内容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教学模式;以天津开发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装备为重要载体;以“师资培训先行”及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必要保障。 五原则:平等合作,双方平等合作,共同商讨合作方式、项目实施与专业建设;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技术技能水平,考虑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和区域发展需要;优质优先,优先围绕天津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优质专业、优质课程、优质教师、优质资源和通用性技术技能;强能重技,强调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同步提升,为所在国家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发挥天津职业教育行业办学优势,实施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的“五业联动”,发挥政、行、企、校、研的“五方携手”,凝聚合力,高标准、品牌化实施项目。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到海外创建“鲁班工坊”,输出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质成果,并设立到2020年在海外建成10个“鲁班工坊”的建设目标。目前在建中的鲁班工坊有:1.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与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共建柬埔寨“鲁班工坊”。2.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共建葡萄牙“鲁班工坊”。3.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埃塞俄比亚铁路公司共建埃塞“鲁班工坊”。4.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共建埃及“鲁班工坊”。“鲁班工坊”建设成为国际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典范,并开展教育培训,标准研究,国际化资源库建设等。“鲁班工坊”建设是携手国内龙头企业,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培训印方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当地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中资企业储备人才。鲁班工坊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报纸、网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鲁班工坊”进行多次报道,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天津师范大学赵放专题讲座《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的责任与发展途径》,提出专业带头人应具备组织专业建设的能,定期组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对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进行科学调整,科学评价专业办学的质量效益,指导制定专业实习实训的计划与设施配套;专业带头人应具备指导课程建设的能力,梳理专业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专业核心课程作资源共享课试点建设,规范专业课程的基础文本,梳理知识能力点,完善课程拓展资源的配套建设;专业带头人应具备引领教学改革与科研的能力,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开展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究, 成为提升教学能力与科学评价引领者,围绕本学科教学问题的研究与教学改革;专业带头人在本领域专业发展的途径,专业带头人发展的四个横向维度,个人素养:攻读研究生课程,养成文献研究的习惯,通过思考自我修炼,校内外的学习与交流,境内外的学习与交流, 教学能力:研读经典专著,组织教研小组,尝试教学改革,参加课程评比,国家、省级信息化比赛,指导学生职业技能比赛, 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教学改革研究,教育课题研究,撰写优质论文,专业建设研究,学科建设研究,课程建设研究;管理能力:换看问题的角度,拓展专业视野,增加管理经验,积累行政资源;专业带头人发展的一个纵向目标,形成素养:宽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能力,较强的教研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积累经验:教改立项,课题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研成果:教学研究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果,教学成果转化,个人成就:教学成果奖,职称晋升教学名师荣誉,从“要我发展” 到“我要发展”。



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天津职业大学巴世光研究员专题讲座《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与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能力比赛,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实施重点把握的要点,如何开展好工作五个方面进行解读。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基本目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主要任务: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 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资源,设计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的教与学设计。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落实课程思政有关要求,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引导和培养学生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教学团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支持环境、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并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涉及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鼓励提交1+X证书制度试点和高职扩招有关专业的参赛作品。

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各分设3个报名组别。1.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2.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3.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教案、2-5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根据报名情况分为若干评审组。各评审组均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时,评审参赛作品材料,确定入围现场决赛的作品,初定拟获得三等奖的作品。现场决赛时,教学团队按抽签顺序在参赛作品范围内随机抽定1学时的教学内容,在备赛场所限时完成准备,然后进行现场讲解和模拟实际教学,并回答评委提问。根据参赛作品材料评审、教学团队现场展示和答辩情况,确定比赛成绩。提醒教师要研读文件,选题:完整、实用、体现信息化开放、核心内容、重 点、难点,组建团队:资源、技术,教学方案设计,聚焦课前、课中、课后,重点难点要聚焦授课内容,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反思与诊改,体现内容特点,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效果明显等等。

结业仪式颁发了学员结业证书。

通过学习老师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鼓足干劲,进一步厘清工作思想,谋划新学年的工作,为学校快速稳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师"素质。通过培训,提升公共课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中职院校教育发展能力。

近年来,学校坚持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钻研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学校教科室、教务处,要求教研组定期开展培养青年教师学习比赛系列活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省级培训以及国家级项目培训等,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与环境,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坚持“科研引领、科研强校、科研强师”的办学方针,彰显教育科学研究对学校持续优质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反思、研究,大大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对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要促进作用,始终把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用科学研究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用科学研究引领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勇于进取,开创出具有特色的教育科研新局面。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微信公众号